English

鹤乡沃土写春秋

1999-04-26 来源:光明日报 陈石 我有话说

盘锦市是环渤海金项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是人类与丹顶鹤相依共存的家园。在这块沃土上,全国政协委员、连任三届盘锦市副市长的刘洪滨以自己的赤诚和才干,与群众一起深刻地改变着鹤乡的面貌。盘锦人还清楚地记得:建市初期的一九八五年,盘锦市农村社会总产值仅六点七四亿元,农村人均收入五百八十四元;到一九九七年,盘锦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一百三十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三千二百八十二元,连续五年名列辽宁第一。

刘洪滨六十年代从沈阳农学院毕业分配到位于盘锦大洼县的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在科学研究中,他的多项成果受到嘉奖。一九八五年,刘洪滨当选为盘锦市副市长,这一年他四十四岁。历史的机遇,把他从科研领域推向了从政舞台。

做为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上任伊始,刘洪滨就面临严峻的考验。那年夏季,盘锦地区遭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袭击,外辽河百余里大堤频频告急,几万户的居民和辽河化肥厂等大中型企业被围困在孤城里,形势万分危急。那段日子,刘洪滨一连五十九天吃住在防汛指挥部里,他发烧三十九度,仍然坚持在一线指挥,众志成城,终于打胜了盘锦保卫战。紧接着,第二年汛期,刘洪滨再次面对更为凶险的特大洪水,已有一定抗洪指挥经验的刘洪滨坦然面对,指挥若定,和全市人民一道再次谱写了一曲抗洪凯歌。

由此,刘洪滨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信任。洪水过后,盘锦市委、市政府动员全社会整治辽河。刘洪滨向专家请教,向农民征求意见,到全市的乡镇不知跑过多少遍,终于,一条条切合实际的治水方案出台了。几年过去,盘锦市实现了沟渠畅通,旱能灌,涝能排,在辽宁省“大禹杯”竞赛中,曾饱受洪水之苦的盘锦市先后七次获得竞赛桂冠。

令盘锦人骄傲和自豪的当属辽河三角洲的综合开发。一九八八年,国家把辽河三角洲列为重点农业开发区,处于中心地带的盘锦大洼小三角洲率先拉开了综合开发的序幕。其中二十六点三公里长的拦海大堤是在无淡水、无道路、无住房、无电源的严寒冬季施工的。刘洪滨三天两头往工地上跑,那年的“年三十”他是和工地的建设者们一起度过的,大年初二他又来到了工地。盘锦大洼“三角洲”的开发被称为辽宁开发的先驱,如今,沧海已变成桑田,围垦出来的土地建成了稳产高产的产业化示范基地,经济效益显著。几年来,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九千万公斤,水产品三十一万公斤,增加产值一点四四亿元,利润六千八百零四万元。

刘洪滨善于思考问题。他认为,“七五”期间,盘锦搞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腾飞奠定了基础。“八五”期间,盘锦农业应该立足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经过苦苦思索和科学论证,刘洪滨精心设计出一套独具盘锦特色的“农业五色工程”方案。方案赢得全市上下一致呼应。经过努力,现在全市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绿色工程,年产达到八十三万吨,单产由建市初期四百多公斤增加到现在的六百多公斤,绿色食品免淘大米引来国内外客户纷纷订货,成为辽宁省重要的优质大米出口基地。以养鱼养蟹为主的蓝色工程,水产品总量由建市初的三点一五万吨,增加到十二点三万吨,其中水产珍品——濒临绝迹的中华绒螯蟹在全国首先人工海水育苗成功,并建成全国最大的蟹种市场;全市水产业总产值已达到二十亿元,实现了在水上再建一个盘锦农业的宏伟蓝图。以蔬菜大棚为主的白色工程,从无到有,一九九七年棚菜面积发展到十六万亩,产量三十八万吨,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盘锦人吃菜难问题,而且黄瓜、西红柿等品种还远销省外,销往俄罗斯。同样,以草莓为主的红色工程和以黄牛为主的黄色工程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